841战报和小算盘_隆万盛世
顶点小说 > 隆万盛世 > 841战报和小算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841战报和小算盘

  没走出多远,张居正忽然开口道。

  “厂卫不是一直都在部院有人吗?这个有什么好的?”

  魏广德回头看了眼张居正,有些不解道。

  “以往部院也都对这些厂卫无甚好感,不过撵也撵不走,都是奉皇命办差的,何苦相互为难。”

  殷士谵倒是接话道。

  明朝的厂卫一直都有向在京各衙门派出坐堂校尉的事儿,就是长期在各衙门里值班,明着是维护平安,实际上就是监视各衙门里官员办差。

  至于他们到底监视什么,又怎么上报,上报了什么内容,官员们虽然好奇但也不好去问。

  这样持续多少年了,以往也有人提过这事儿,不过到了皇帝面前,大多不了了之,所以大家也就习惯了在自己身边有一双眼睛。

  不过张居正忽然提到这事,部院里有人讨论这事儿,魏广德估计又是有人向老调重弹,奏请陛下撤回厂卫。

  “以往都有科道言官提过这事儿,撤回厂卫,不过根本没用,陛下需要这些人帮忙盯着,那怕t他们什么也不报,也是对下面饶一个警示。

  实话,我不觉得有什么,只要行得正站得直,又怕什么厂卫。”

  魏广德大义凛然道。

  “呵呵,也是。”

  张居正只是笑笑。

  对于在京官里的党羽,魏广德他们肯定是不如张居正的,毕竟徐阶做了多年阁臣,门下徒子徒孙可不少。

  之后又做了首辅,提拔了一批人起来,能够影响的官员自然最多,实力也就最强。

  不过相应的,这么多人,总有几个毛手毛脚的办差容易出事儿。

  以往徐阶在朝做首辅,自然可以压下来不少事儿,可现在张居正没有这样的权势,在内阁也处处受到魏广德等人钳制,有时候可就不顶用了。

  这么想下去,下面有人又想到让厂卫撤出部院,方便他们办事自然就可以理解。

  不过这种事连徐阶都不愿意提,张居正掺和什么劲?

  魏广德倒是有些好奇。

  厂卫本来就是皇帝的鹰犬,负责看着他们这些大臣的,你让皇帝撤回厂卫,无异于自断臂膀,估计除了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外,不会有皇帝答应。

  回到自己值房,魏广德就开始处理今分过来的奏疏。

  入阁有段时间了,现在处理起来也算驾轻就熟,加之人也年轻,耳聪目明,脑筋转得快,处理速度可不就飞快。

  魏广德倒是听人过,当初严嵩年老体衰之时,基本就不怎么处理政务了,都是他儿子严世番在帮他票拟。

  无非就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奏疏要念给严嵩听听,但最后做主也是两个人商议。

  也是,这么多的奏疏,要看也颇费时间,票拟反倒是轻松。

  等和张居正分开后,殷士谵才声道:“陛下会不会借此机会召回高拱?”

  魏广德偏头看了眼殷士谵,摇摇头叹气道:“这个节骨眼上出这样的事儿,打脸啊。”

  “是啊,要是下诏召回高拱,我等算是脸面尽失。”

  其实几位阁臣的想法都差不多,隆庆皇帝试探朝堂反应这么久了,却一直没有下诏,可不就是在等一个机会吗?

  现在大同兵败,不得就成为他下诏的机会。

  高拱处事果断,雷厉风行,召他回内阁正是时候。

  “先前叔大要宣府提防俺答汗有诈,设伏马芳,可若我官军没有一点反应,貌似对刚刚提振的士气也是有影响的。”

  殷士谵又道。

  “今年实在不宜再动刀兵,倒是可以早做打算,明春让各镇出兵草原扫荡一番。

  过了一个冬,战马掉膘厉害,才是我明军逞威的时候。”

  魏广德摇摇头,低声道。

  这就是他现在的想法,被俺答汗打脸他当然不爽,可再不爽也只能掖着。

  草原上过冬艰难,趁着开春气温回升的时候出兵草原,貌似才是明军的最佳时机。

  草原骑兵因为过冬的缘故,战马体力下降,战力自然最弱。

  开春出兵,不给他恢复的机会,才有可能获得捷报。

  “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
  殷士谵长叹一声,点头称是。

  果然,大同战报送入宫里第二就传出消息,隆庆皇帝在乾清宫大发雷霆,不仅把李春芳叫去大骂一顿,连带着兵部尚书霍翼也没有讨到好,在乾清宫里被喷了一脸口水。

  被皇帝一通骂后,兵部显示出少有的效率,当下午就把兵部对大同战败的处罚初步定下来,送到内阁。

  “总兵赵苛降职三级,总督陈其学降俸二级,巡抚李秋夺俸半年,副总兵胡镇、游击文良臣各降一级,参将方琦等六人谪戍,游击施汝清等九人下御史逮问。”

  对于追责,内阁自然不会反对,而且巴不得尽快把大同兵败的事儿平息下去。

  李春芳第一时间就召集几位阁臣,把兵部议处了下,大家也都点头。

  于是就在当,兵部关于大同兵败的处罚文书就被递到御前。

  值得一的是,往常这样的战报,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,至少拖上一两个月才是寻常之事,兵部此次一反常态倒也有些出乎隆庆皇帝的预料。

  魏广德不知道的是,若不是大阅后传出皇帝打算召回高拱的消息,这次大同兵败怕是要被拖很长时间。

  是的,朝臣的站位不同,所以想法也是五花八门。

  这次这么快就做出处置方案,不仅是内阁对兵部的施加的压力,其实还有前兵部尚书杨博的动作。

  若是不知道皇帝想要召回高拱,这次杨博就会让兵部想法设法拖延时间,因为他也是想要入阁的。

  虽然不是翰林可杨博历经两朝,为官时间不短,可是积累了不少的人脉。

  而且即便是在严嵩当政时期,杨博就是个长袖善舞之人,和严家关系处的不错。

  而另一边,他又占裕王府,和徐阶暗通款曲,在胡宗宪都有心内阁的情况下,他又怎么会不动心。

  时也命也运也,就差临门一脚,却始终迈不出最后一步。

  如今高拱要回朝,做为当初站队徐阶的高官,杨博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,甚至不能继续留在朝郑

  所以,不管是吏部还是兵部,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,要尽快把事儿平息下来,只待皇帝诏书下达,他就要以养病的名义请辞。

  这官,是不能再做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xs123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x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